茶是世界各地非常流行的饮料它是消费持续增长和大数字的品种和附加口味,它构成了一种有趣的咖啡替代品。茶叶生产商总是寻求新的口味或更好的产品质量来扩大市场。本研究拟使用HERACLES NEO快速气相色谱、香气分析仪来评价不同品牌的薄荷绿茶。
材料与方法 样品 使用三个商业品牌的薄荷绿茶进行分析。这些茶在不同时间(1、2、3、5、 10、15 和 20 分钟)浸泡在 80°C 的水中。每个输注水平均进行三次重复分析。 3 分钟输注样本已用于基准测试(表 1)。比较所有样品以进行风味特征研究。
HERACLES NEO 气味分析仪 HERACLES NEO电子鼻(图 1)基于超快速气相 色谱法。它具有 2 个不同极性的金属柱(非极 性 MXT-5 和微极性 MXT-1701,10m 长,180μm 直径,Restek)并联,并耦合到 2 个火焰离子 化检测器 (FID)。同时获得两个色谱图,可以 更清晰地识别化合物。它允许顶空或液体注射模式。 由珀尔帖冷却器(0-280°C) 进行温度调节的集 成固体吸附剂捕集器可实现光挥发物的有效预 浓缩,并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 凭借快速的色谱柱加热速率(高达 480°C/分 钟),可在几秒钟内得出结果,通常的分析周 期时间为 8 分钟。 电子鼻与自动进样器(PAL3 RSI、CTC Analytics)耦合以自动进样和进样。 该仪器由Alpha Soft 软件监控。除了经典的色谱功能外,它还提供化学计量学数据处理工具,例如用于比较的样品指纹分析、定性和定量模型、质量控制图。 AroChemBase: 用于化学和感官表征的Kovats索引库 HERACLES NEO 电子鼻还配备了AroChemBase 模块(Alpha MOS,法国),可在AlphaSoft E-Nose 软件中使用。它由一个化合物库组成,其中包含名称、分子式、CAS 编号、分子量、科瓦茨保留指数、感官属性和相关参考书目。它可以通过直接点击色谱图的峰来预先筛选化合物并给出感官特征。 气味分析 分析条件 对于所有样品,在相应时间将一袋茶泡入80°C 的100 mL 水中。将1mL 这些样品转移到小瓶中。优化后的分析参数如表2 所示。 使用正烷烃的标准混合物(正戊烷到正十六烷)来校准系统,以便将保留时间转换为科瓦茨指数。 挥发性成分 茶叶样品的气味特征比较3所示。3个品牌的色谱图显示出定量和定性的差异。可以使用区分挥发性化合物来生成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气味图。三种茶样品之间具有良好的辨别力。 风味概况比较 借助保质期算法,AlphaSoft 可以随时间跟踪三个品牌茶的整体挥发性特征的演变。这种演 变显示为与第一次输注(参考)相比的距离。三种不同茶样品的浸泡时间表示显示出不同的演变(图5)。在输注 2-3 分钟左右具有最强烈的挥发性特征,并 从第 5 分钟开始减弱。则相反, 其香气似乎在注入 3 分钟后仍然增加。 AroChemBase:挥发性化合物鉴定 使用Kovats 指数和 AroChemBase 数据库研究 了茶叶样品中最具辨别力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性 质。 表 3 列出了可能的化合物鉴定。萜烯是主要的 鉴别化合物。 AroChemBase 还允许访问感官描述符具有用于检测和识别的气味阈值(图 7 中的香芹酮示例)。这些化合物给茶样品带来了果香和薄荷味。可以跟踪每次输注时间的每种分子的强度。图6 显示了主要化合物之一(由 AroChemBase 鉴 定为 1,8 桉树脑)强度的后续情况。
结论
这项针对薄荷味绿茶商业品牌的研究是通过使用HERACLES NEO电子鼻进行调查的。 电子鼻能够清楚地区分三个不同的品牌,并显示每个品牌在输注过程中香气特征的演变。该软件还可以跟踪不同时间分子的强度。 AroChemBase 表明,茶的主要化合物是薄荷醇、1,8-桉叶素和香芹酮,并带有一些果香和薄荷味。
这项研究表明HERACLES NEO 电子鼻可以成为茶行业的一个有价值的决策工具。它在产品开发或质量保证方面有许多应用,可分析茶叶、干茶产品或即饮茶饮料:
感官分析和基准测试
原产地认证和防掺假
消费者索赔调查
保质期测试
感官质量控制
香精添加、干燥、发酵等生产过程监控
126

- 1苏州天启高速混合机手册
- 2纳米石墨烯电镜检测
- 3纳米石墨粉粒度检测(复达)25-0630
- 4电池材料表征实践指南
- 5聚合物加工测试分析指南
- 6散量秤彩页
- 7无斗定量包装秤—毛重秤彩页
- 8电子舌在牙膏质量控制和研发的应用

- 为什么AFM、NC等期刊频繁报道多孔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
- 蓝宝石的10大应用
- 《JMST》顶刊揭秘:激光3D打印高强铝合金的“强韧协同”奥秘——协同晶粒细化策略
- NC、AFM等期刊报道银纳米线最新研究进展!
- 为什么ZIF-67的最新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经典介孔分子筛SBA-15又有新进展!
- 利用蜂鸟声共振技术对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开发、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为什么核壳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s Utiliz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 苏州碳丰科技首席科学家程金生老师以本公司名义在国际上发表关于石墨烯纤维的论文《石墨烯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氨基酸检测的分析应用》:
- 介可视·散装物料库存管理雷达全景扫描系统在料仓、堆场中的应用
- 磷酸化修饰鬼臼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术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