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沿
口红是使用较广的化妆品,对口红性能要求是擦拭后使唇部变得红润有光泽,从而达到保护嘴唇、增加美感的效果。所以口红一般需要考察色泽、软硬度、涂展性和耐热性,好的口红要求色泽鲜艳,颜色均匀,无色块,表面有光泽;膏体要软硬适中,表面细腻光滑,无杂质且不易折断;涂展性好,易于涂抹上色,且颜色自然均匀连续;并且要求常温下放置无弯曲、软化、渗油现象[1]。
不同的口红虽然在质地、颜色上差异显著,但其主要成分大致可分为蜡质、油脂、着色剂、防腐剂及香精香料五类[2]。这些组分熔融温度差异显著,而口红需满足特定性能要求:在约35℃的体温下能软化以方便涂抹,在25℃左右的室温下保持固体形态。由于各组分熔融温度不同,口红在高温环境中易因膏体软化出现渗油现象(俗称“出汗”),因此耐热性成为衡量口红品质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
口红的使用性能(软化涂抹性)和储存稳定性(如防“出汗”)与其各组分的熔融行为及配方整体的热转变温度密切相关。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过精确测量这些热转变,成为口红研发和品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测试方法。
二、测 量
选取5款不同的口红作为样本,采用AMI公司的DSC 600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试。具体操作如下:从每款口红膏体上切取约15 mg的样品,放进密封铝坩埚并加盖;实验在惰性气氛N2下进行,采用单次升温模式,加热速率为10℃/min,温度范围设定为-90℃至140℃(该范围涵盖油脂、蜡质以及色素等主要组分的熔融点区间)。
AMI DSC 600
三、测试结果
图1. 5款口红的DSC测量结果
DSC测试结果见图1所示,5款口红在低温-90℃到140℃范围内均出现多个吸热峰,这些峰主要对应配方中不同组分的熔融。其中,低温区(约-30℃)的熔融峰可能来源于某些液态油或酯类的低熔点油脂成分,而40 ~ 70℃区间的熔融峰则可能与高熔点蜡质成分的熔融相关。
口红A的DSC曲线仅显示一个熔融峰,推测其含有的原料成分相对单一。在较低温度区间(-50℃至-20℃)可观察到微弱的台阶状基线变化,见图1中绿色箭头所示,这可能与该口红中某些聚合物或非晶态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有关。随后出现的明显的吸热峰,推测对应其主要结构组分(如某种蜡质或硅基材料)的熔融峰,该峰峰值位于48.4℃,虽然高于室温(25℃),可保证膏体在室温下呈固态。然而,由于该熔点相对较低,接近人体体温35℃及夏季环境温度,导致其高温耐热性较差,易出现软化现象。这与使用者反馈的 “光滑易涂抹、附着力好,但高温下易软化”特征一致。
口红B、C、D均含有多个熔融峰,第一个熔融峰在-30℃左右开始出现,推测为油脂成分的熔融峰。口红B在该区间的熔融峰尖锐,且焓值高达63.38J/g,说明B口红含有一些低凝固点的油脂,在夏季更容易渗油;口红C、D在约-30℃熔融峰的焓值分别为36.93 J/g和34.52 J/g,数值接近,且峰值为-12.78℃和-14.77℃,推测两者添加的油脂成分较相似,可能添加了矿物油精。口红D在较高温度区观察到另外一个熔融峰,峰值为49.40℃,表明其主结构蜡质熔点较低。
此外,图1箭头所示,口红B、C在40℃到80℃区间存在较小的熔融峰,表明这两款口红的配方中添加了少量高熔点蜡质以增强耐热性。不过,高熔点蜡质的加入也使得膏体硬度增加。这与使用者反馈的“膏体偏硬、不易涂抹且延展性较差”特征相符。
口红E在低温区呈现一个宽而矮的熔融峰,峰值为-24.27°C,表明存在多组分共熔体系,可能是硅油和烷烃的混合物;同时在较高温度区观察到熔融峰,峰值为45.84℃,说明口红含有能在室温下保持固态但熔点相对较低的蜡质成分,这意味着其高温下易软化,耐热性不足。
四、结 论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不同口红的热行为进行分析,可清晰揭示其组分熔融特性的差异:
1)口红A的主熔融峰单一且温度较低(48.4°C),这使其在室温下保持稳定且易于涂抹,但高温耐热性较差。
2)口红B、C、D呈现多熔融峰,表明其同时含有低熔点油脂和高熔点蜡质组分,这种组合赋予口红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但高熔点蜡质导致膏体偏硬,延展性和涂抹性降低。
3)口红E宽而矮的熔融峰表明其组分复杂,可能含有多组分共熔体系,且高温熔融峰温度相对较低,因此高温稳定性较差。
综上,DSC曲线所测定的各组分熔融温度和焓值,是评估口红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涂抹性的关键热性能指标,通过监测这些指标,DSC热分析技术为口红的质量控制和研发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唐一诺,章肖肖等,胭脂虫红色素口红制备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J]. 中国食品添加剂开发应用.2024.(8): 139-147.
[2]梁媛,口红中37种元素的分析及评价[J]. 香料香精化妆品(分析与测评). 2024.(8): 134-139.
北京精微高博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美国、德国、韩国设有子公司,公司产品类型包括 吸附类仪器、热分析仪器、X射线衍射仪与定制化装置等相关领域,产品业务覆盖多达150个国家的超过5000个客户,是一家全球化的科学仪器公司。
91

- 1聚氨酯不含铜、锌等有害杂质
- 2苏州天启高速混合机手册
- 3纳米石墨烯电镜检测
- 4纳米石墨粉粒度检测(复达)25-0630
- 5电池材料表征实践指南
- 6聚合物加工测试分析指南
- 7散量秤彩页
- 8无斗定量包装秤—毛重秤彩页

- 搅拌球磨——在片状银粉磨制工艺上的研究与应用
- 日本寺田(Terada)PS-1高效率低温型石舀抹茶研磨机研究
- 为什么纳米CeO2的最新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为什么AFM、NC等期刊频繁报道多孔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
- 蓝宝石的10大应用
- 《JMST》顶刊揭秘:激光3D打印高强铝合金的“强韧协同”奥秘——协同晶粒细化策略
- NC、AFM等期刊报道银纳米线最新研究进展!
- 为什么ZIF-67的最新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大明化学氧化铝粉在低温烧结制粉中的应用
-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s Utiliz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 苏州碳丰科技首席科学家程金生老师以本公司名义在国际上发表关于石墨烯纤维的论文《石墨烯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氨基酸检测的分析应用》:
- 介可视·散装物料库存管理雷达全景扫描系统在料仓、堆场中的应用
- 磷酸化修饰鬼臼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术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