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吸附呈现的数据结果,是我们在软件看到的吸脱附等温线。在文献或资料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同的曲线类型。本文主要对不同的曲线类型进行梳理,并介绍如何针对自己做的数据曲线进行分类描述。
曲线类型
1985年,IUPAC建议物理吸附等温线分为六种类型。经过30年的发展,各种新的特征类型等温线已经出现,并证明了与其密切相关的特定孔结构。2015年,IUPAC更新了原有的分类,主要对I类、IV类吸附等温线增加了亚分类。两版曲线物理吸附等温线分类如下:
1985版曲线类型
2015版曲线类型
I类等温线
I 型等温线在较低的相对压力下吸附量迅速上升,达到一定相对压力后吸附出现饱和值,类似于 Langmuir 型吸附等温线。在P/P0非常低时吸附量急剧上升,这是因为在狭窄的微孔(分子尺寸的微孔)中,吸附剂-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在极低相对压力下的微孔填充。但当达到饱和压力时(P/P0>0.99),可能会出现吸附质凝聚,导致曲线上扬。
微孔材料表现为I类吸附等温线。对于在77K的氮气和87K的氩气吸附而言,I(a):是只具有狭窄微孔材料的吸附等温线,一般孔宽小于1nm。I(b):微孔的孔径分布范围比较宽,可能还具有较窄介孔。这类材料的一般孔宽小于2.5nm。具有相对较小外表面的微孔固体(例如,某些活性炭,沸石分子筛和某些多孔氧化物)具有可逆的I型等温线。
II 类等温线
无孔或大孔材料产生的气体吸附等温线呈现可逆的II 类等温线。其线形反映了不受限制的单层-多层吸附。如果膝形部分的曲线是尖锐的,应该能看到拐点B,它是中间几乎线性部分的起点—该点通常对应于单层吸附完成并结束;如果这部分曲线是更渐进的弯曲(即缺少鲜明的拐点B),表明单分子层的覆盖量和多层吸附的起始量叠加。这是 BET 公式最常说明的对象。由于吸附质于表面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在较低的相对压力下吸附量迅速上升,曲线上凸。等温线拐点通常出现于单层吸附附近,随相对压力的继续增加,多层吸附逐步形成,达到饱和蒸汽压时,吸附层无穷多,吸附还没有达到饱和,多层吸附的厚度似乎可以无限制地增加。
III 类等温线
III型等温线也属于无孔或大孔固体材料。等温线下凹,不存在B点,因此没有可识别的单分子层形成;吸附材料-吸附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薄弱,吸附分子在表面上在最有引力的部位周边聚集。第一层的吸附热比吸附质的液化热小,以致吸附初期吸附质较难于吸附,而随吸附过程的进行,吸附出现自加速现象,吸附层数也不受限制。BET 公式 C 值小于2 时,可以描述 III 型等温线对比II型等温线,在饱和压力点(即,在P/P0=1处)的吸附量有限。
未完待续……
(后面几类曲线及曲线选型技巧请见下篇文章)
12603
- 1宇信设备选型产品画册
- 2Company product sample
- 3湖南超硬危废信息公开资料
- 4公司产品样本
- 5DCS-3000E 3W环氧树脂灌封胶导热粉
- 6DCS-1507 1.5W灌封胶导热粉
- 7DCS-2006D 2W低成本灌封胶导热粉
- 8DCS-2006D 2W低成本灌封胶导热粉
- 自动热压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用户论文集 ▏化学吸附 ▏铱-铼共沉积乙醇处理后SiO2载体催化剂应用在甘油氢解反应
- 为什么近期单壁碳纳米角(CNH)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为什么介孔SiO2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 FRITSCH飞驰球磨——不锈钢介导的水中球磨条件下定量H2生成实验研究
- 为什么MoS2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助力纳米纤维在心血管组织再生中的研究
- 除了美容,合成生物学还在生活的这些方面帮助我们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术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用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制
-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 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的关系
- 勃姆石专用气流粉碎机分级机打散机
- 国产新品泡沫起升仪可替代德国format
- 国内首个他达拉非新剂型获批